一、“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状况
(一)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学院党政班子团结和带领学院广大教职工,克难奋进、开拓创新,先后完成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省级品牌专业的验收及国家级特色专业的立项、化学一级硕士点的获批等多项重大任务,积极争取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水平,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在学科建设方面,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2006年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其所属的一级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优势学科,并于2009年获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物理化学获批二级硕士点,并于2010年获批化学一级硕士点。在学科平台建设方面,新增了“再生资源”校级重点实验室。在教学平台建设方面,学院多方位筹集资金,完成了实验教学中心的改造、实验仪器设备的购置和更新换代。2008年建成“纺织印染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教学平台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学院仪器设备总值从2005年的不足400万元,增加到目前的1143万元,为学院教学和科研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抓住人才引进的契机,制订了明确的人才引进计划,积极开展人才引进工作,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自2005年以来,学院先后引进了“_特聘教授”1人、“阳光学者讲座教授”3人,教授3人,博士10人,硕士3人。通过人才引进使教师队伍的学历和学缘结构趋于合理。学院现有教职工64人,其中,专职教师41人,博导2人,教授11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学历教师22人,引进的人才在学院科研、教学水平提高中的作用已经初步显现。
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方面,学院新增了“应用化学”和“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明确了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专业方向。传统专业进一步发挥优势,“轻化工程”专业于2006年获“湖北省品牌专业”立项建设,2010年通过验收,并于2009年获“国家特色专业”立项建设。大力加强课程建设,《染色》、《练漂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染整工艺实验》和《无机化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体现清洁生产理念的‘工、贸’结合型纺织印染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教学成果二等奖;“基于清洁生产理念的轻化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在科学研究方面,学院初步形成了染整和再生资源两个大的研究方向。十一五期间,我院承担了国家级项目5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2项,科技部支撑计划子项目1项,科技部农转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1项。承担省市级重点项目25项,横向项目20余项。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数量都有所突破。十一五期间,我院教职工在专利、专著、论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收获。其中申请专利近40项,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论文50多篇,主参编教材5部;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科技成果鉴定4项。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学院与英国leeds大学建立合作办学,推行“2+2”和“3+1”的合作办学模式,与瑞士Karlstad大学建立教师合作研究和交流,有4人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计划的资助。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人,强化素质教育,培育良好学风,注重学业、道德双修,学生在校四六级和考研通过率提高15个百分点、就业率稳居学校前三位,就业质量进一步提高。基于导师制的校企联合“润禾”大学生科技创新园区的创立,使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显著增强,课外科技成果突出。实践基地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建有21个就业实习基地,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实践和就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在“十一五”期间,学院在各方面都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与同类纺织院校、省属兄弟院校相比,在师资队伍、学科基础、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尤其在学科平台建设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1.学科平台水平不高,投入严重不足。目前为止,百事通直播还没有省级以上的学科平台,尽管初步搭建了“染整”和“资源再生”两个研究平台,但由于资金不足,基本的检测仪器不能到位,严重制约了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
2.人才引进的数量不足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存在困难。近五年引进了3名教授和10年轻博士,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学和科研的压力,但是教师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求,尤其是轻化工程和化学工程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存在很大困难,人员不足严重制约了专业和学科的发展。此外,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如“_”和“阳光学者”的数量偏少,不能形成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与影响的创新团队。
3.学科方向需要凝练,还没有形成具有我校特色和具有一定优势的研究方向。
4.国家级项目的立项数量太少。“十一五”期间,我院的科研实力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在国家级科研项目和大额度的横向项目的立项数量太少。
二、“十二五”期间面临的形势
(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可以总结为“突出质量、提升水平、增强服务、办出特色”。突出质量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我国大学在国际高等学校中的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水平即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做出贡献;增强服务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办出特色即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促进高校办出特色。
我校作为中西南地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优势的纺织院校,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不断加强质量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科研水平,发展特色办学,在国家振兴纺织工业的计划中,应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在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自身状况
目前,国内开设轻化工程专业(染整方向)的高校有40余所,其中实力较强、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原纺织工业部直属的8所院校。各院校在师资队伍、学科平台和学科点建设、科学研究、教学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各有特色,也存在较大差异。
1.师资队伍建设。各高校师资队伍在数量、组成结构上有较大差异。东华大学、苏州大学、浙江理工、青岛大学的纺织学院或百事通直播的专业教师人数通常在80-130之间,其中教授20人左右,副教授30-45人。我院现有专职教师41人,教授11人,副教授14人。与兄弟院校相比,我院在数量和结构层次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2.学科平台建设。东华大学设有国家工程中心,其它院校都有教育部或省级重点实验室。学科平台的仪器设备投入总值在3000-5000万之间。先进完备的学科平台为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和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我院目前没有省级以上的学科平台,尽管现有仪器设备总值约1100万,但相当大一部分仪器设备需要淘汰、报废,基本的分析检测设备还不齐备,已经影响到科学研究的正常开展和研究生的培养。
3.学科点建设。东华大学的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苏州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的纺织科学与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其它院校的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为省级重点学科。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苏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都有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和一级硕士点,其研究生规模都在200-400人之间。多层次的学科点和一定的研究生规模,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同时也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的高层次技术人才。我院现有化学一级硕士点和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二级硕士点,现有在校研究生38人,研究生规模太小。
4.教学与人才培养。东华大学、苏州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都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部分院校还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它院校的省级精品课程大多在2门以上。我院在精品课程的层次和数量上与同类院校相比也处于劣势。
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我院在师资队伍、学科平台建设、学科点建设和教学与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如何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平台和学科点建设,赶超兄弟院校的步伐,是我院在“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
三、“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的指导思想
未来五年,学院将紧紧围绕“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完善公共平台、培养优秀人才、创造重要成果、加强对外交流、提高管理水平”等事关学院发展的重大事项,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十二五期间,我院将以化学化工为基础,以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和化学的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生态染整与功能纺织品重点实验室”和“再生资源”两个研究平台建设为依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学科平台的水平、地位和国内的影响力。加强教学平台建设,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探索人才培养的模式,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教学形式和内容,培养社会需求的创新性人才。
四、“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发展目标
在“十二五”期间,学院将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原创性应用研究基地,承担国家和地方重点需求研究的科研平台,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及化学化工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到2015年,学院争取建设成为教学研究型学院,将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学科建设成为学术水平高、影响较大,广泛获得兄弟院校和行业认可的重点学科,化学学科进入省属高校的前列。主要综合指标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十二五期间,学院以“生态染整与功能纺织品重点实验室”建设为依托,建成高水平的仪器共享平台,建成2-3个省级创新团队,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争取获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硕士点。累计科研经费达到1000-1500万元,争取国家级奖励零的突破,省部级以上奖励8-10项,申请及维持发明专利40-60项,三大检索科研论文200篇左右。
(二)主要任务
1.学科平台与学科点建设
(1)大力加强学科平台建设。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中心为依托,共建仪器共享平台,推进“生态染整及功能纺织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到十二五末期,力争将其建设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科平台建设促进学科的发展,争取到2015年,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学科进入国内同行业院校中的第一梯队。利用国家和地方对资源再生的鼓励政策,积极发展资源再生专业,通过仪器平台的搭建,科研力量的整合,研究方向的凝练,经过5年的建设,力争将“再生资源实验室”建设为省级重点实验室。
(2)加快学科和学位点建设。以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省级重点学科为龙头,大力建设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硕士点,用5年时间达到博士点的建设要求。全面建设化学一级硕士点,提高学科水平,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建设,进入省属高校中的先进行列。同时,学院以化学一级硕士点和染整二级硕士点为基础,通过整合力量,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硕士授权点的立项,同时积极申报“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提高化学工程专业的科研水平和办学层次。
2.科学研究
(1)凝练学科方向,组建科研团队。十二五期间,学院将以“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和“化学”学科为依托,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形成3-4个在国内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组建4-5个人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以此为基础,建设2-3个省级创新团队。
(2)提高科研水平,增强创新能力。在“十二五”期间,学院将在推动学院整体科研水平提高和组织创新团队等措施的基础上,加大国家级课题的申报,争取国家级项目10-15项,省部级项目40-50项;申请发明专利40-60项;科研经费累计到账1000-1500万。产生一批重要的有一定影响的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5-8项,争取国家级奖项的突破;发表三大检索论文200左右,重点增加影响因子>3.0的原创性论文数量。
(3)加强应用性科研成果的开发和推广工作。学院将在学校政策的支持下,进一步搞好专利的申报和推广工作,大力推行“一省一示范、一市一工程”,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积极拓展科研经费渠道,大幅度增加横向经费,使横向经费数量达到学院总经费数量的1/2以上。
(4)加强学术交流。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充分利用“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计划”等项目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到我院进行指导交流和做学术报告50人次以上。
3.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以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和化学一级学科点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实施积极的人才战略,吸引和造就一批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学院将在未来5年内进一步加强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依托学科平台,形成4-5个有特色的研究团队。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引进_2-3人,阳光学者3-5人,有1-2人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有3-5人获得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2-3个团队能够成为湖北省创新人才团队,培养省级教学名师1-2名,校级名师2-3人。实现学科队伍水平的显著提升、科研水平的显著提升和学科影响力的显著提升。
加大高水平教师引进力度,到2015年,使学院专任教师数保持在90人左右,使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从目前的50%,提高到70%。
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增加各专业的专任教师的数量,组建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全面提升各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染整工程系的教师人数将由现在的12人增加到25人左右,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量达到教师总数的70%,高级职称教师稳定在80%左右。应用化学系、资源循环系、化学工程与工艺系和基础化学教研室的专职教师的人数由现在的6-8人增加到15人左右。通过“_”、“阳光学者”等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带到教学科研团队的建设。另一方面,从相近学科及专业引进青年教师、通过“传、帮、带”的教师培养模式,打造一支乐于奉献、团结合作、知识面宽,能力强、学历高、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学和科研人才队伍,打破染整和化工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瓶颈。
4.教学与人才培养
“十二五”期间,学院继续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总结和推广教学经验和成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在校生规模方面,适当扩大本科生招生规模,使本科生年招生人数达到420人。轻化工程专业本科招生计划稳定在140左右,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再生资源各专业本科招生计划稳定在70人左右。根据我院的师资队伍、实验室资源,结合市场需求,新增1-2个本科专业。将本科招生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第一志愿率、争取优秀学生、留住优秀学生上。大力推行卓越工程师计划和湖北省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工程实践教育,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突出精英教育的特点。
学院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采取积极的政策支持和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争取建设1门课程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新增3-4门课程成为省级精品课程,5-6门课程成为校级精品课,同时完成全部课程建立教学网站的任务。在教材建设上,鼓励教师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和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3-5部。在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方面,进一步加大组织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学院教学改革,培育教改成果,使学院承担省级及以上教学改革项目达到6-10项,争取有3-5项成果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学院积极推进大学生开放创新活动,推行“润禾”大学创新园区全程导师制工作。加快现有的开放创新实验室建设,增加规模、提高层次,每年使30%左右的学生能够参加到自主科研活动中来。同时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推动本科生导师制,推动科研实验室向学生的进一步开放。实验中心、团委、学生会共同努力,积极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挑战杯、实验技能竞赛等项活动,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良好的创新条件和氛围。
学院教学改革的重点将放在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充分尊重学生人性发展,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完成教学从培养“应用型人才”向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转变。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学院优秀教师到研究型教学开展比较好的学校进行观摩学习,而后通过名师示范、精品课程图文示范、教学指导等项措施,积极推进该项改革。积极推进双语教学,鼓励教师在专业骨干课程上使用国外优秀教材,并在工作量计算上给予倾斜。
进一步建立学生评价体系,在学院网站上开通学生评教的网站,及时了解教学情况,通过平行授课、教师培训、教学效果进入考核指标等项措施,推动教学效果激励机制的建立。
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扩大研究生规模,到2015年使在校研究生的规模达到200人左右,其中专业型的比率达到30%。鼓励本校优秀学生报考,提高研究生的整体质量,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鼓励研究生自主选题和自主创新。加强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通过双导师制培养专业型硕士。大力开展工程硕士的招生宣传,结合学校和企业资源培养工程硕士。
加强学生就业指导的力度,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积极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努力保持学生的一次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通过大学生创新园区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考研比例,努力提高就业层次。
5.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院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英国Leeds大学,瑞典Karlstads大学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的“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计划,鼓励青年教师出国访学,开阔国际视野。同时,拓宽合作渠道,实现与国外其它知名大学交流与合作,建立密切的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合作关系。
五、保障措施
(一)学习贯彻《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2020)》和《武汉纺织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组织全院师生认真学习、广泛宣传、统一思想、抓好落实,将“两个规划”的要求贯彻到学院“‘十二五’规划”中,为实现学校“十二五”时期和学院的各项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二)切实做到规划制订与责任制落实相结合。使全院教师对规划内容、主要指标“人人了解,人人知道,人人有责”。同时,在学院、系两级领导班子中,将规划内容、指标层层落实,实行基层单位发展的目标责任制,使学院的规划内容、指标与责任“有内容、有落实,有检查,有考核,有责任”,确保学院规划的顺利实施。
(三)积极争取校内外资源,搭建好教学、科研仪器平台,争取必需的科研用房,为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争取必须的空间和准备基本条件。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建设一流的人才队伍。学院将成立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师资队伍不足的困难。通过挖掘和引进国内外高层次学科带头人为“_”或“阳光学者”,通过组建团队,推进学科的发展,科研水平的提升,年轻骨干教师的培养。通过引进相近专业的博士,将其派往纺织印染或化工企业进行1年的企业实践,通过熟悉工艺,实现所学与所教的关联,达到培养的目标。